零件出現振紋,估計干機加的每個人都會遇見,這種情況在工廠可謂是見怪不怪。
之前遇到過一種情況,排刀機精車桿徑表面有條紋,轉數二千,進給0.08也是這樣,留余量0.3、0.6、0.8都試過,一樣的。
相信做精車時會經常碰到,車好看不出,用細砂紙或者油石輕輕打磨一下,就看到了。特別是精度高要求后需要電鍍,這時候就會特別明顯,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形成廢品。
由于工件產生振紋的因素太多了,大家可以先從這些方面入手排查,而且要根據自己的工廠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判斷是否出現“振紋”,一般規(guī)則是:出現橫紋,對于圖中看上去是間距比較大的螺旋紋路。
1、需了解工件是一次加工出來就出現振紋,還是二次精加工出來后出現振紋。
2、機器是否撞機,如果撞機,很容易出現Z軸絲桿、主軸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就會出現振紋。
3、檢查一下機床轉速是否波動范圍比較大,同時程序中將轉進給改為分進給試一下。(機床轉速波動大,導致轉進給速度不勻速,始終在加減速,機床私服單元以及執(zhí)行機構如果精度不夠高就容易造成波紋)
一般的機床面板上顯示的就是實際主軸編碼器所反映的轉速,看一下其工作時轉速 是否有波動,最直接的就是直接將轉進給改成分進給,如果效果有改善的話那一般 就是編碼器故障或者變頻器故障。
4、加工中心系統(tǒng)驅動器的剛性不匹配
5、工件本身或工件的固定剛性,像一些較小、較薄的部件由于其本身的剛性缺乏,或由于工件形狀的原因、由無法使用合理的壓裝夾具進行充沛的固定。
6、Z軸絲桿支撐軸承,背帽松動很容易引起振紋。
7、刀具有沒有問題,刀尖圓弧是否過大,刀刃過寬很容易出現橫紋,直接換手磨尖刀,可以減低震動,或者刀尖磨出過渡刀刃。
8、外部原因的剛性和動平衡相對于轉動軸心,外部因素產生的質量不平衡,在轉動時因不平衡的離心力的作用而導致振紋的發(fā)生。特別是在高速加工時東西的動平衡所產生影響很大。
9、切削參數的選擇包含切削速度、進給、進刀量以及冷卻方式等。
10、加工中心機床導軌松動了
你是否遇到過下列幾種情況?
切削振動的原因
刀具在切削工件時發(fā)生振動需要有下面三個條件同時存在:
包括刀具在內的工藝系統(tǒng)剛性不足,導致其固有頻率低
切削產生了一個足夠大的外激力;
這個外激力的頻率與工藝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相同,隨即產生共振
切削振動的三個分類
解決辦法
【只對切削振動不嚴重的刀具可能有效】
降低刀具或者工件的回轉速度
減小切深并提高銑刀的走刀量
內螺紋的車削產生振動,可將完成螺紋車削的進刀步驟減少1至2刀。
當振動嚴重時,主要從四個方面考慮減振:
降低切削力
應對系統(tǒng)剛性差
提高刀具系統(tǒng)的剛性
刀具減振
使用鋒利的刀片
非涂層刀片通常比涂層刀片要鋒利即便是涂層刀片,物理涂層(PVD)比化學涂層(CVD或 MTCVD)的刃口更鋒利。
使用正前角和大后角的刀片配以輕快的斷屑槽
這樣的刀片在鏜削或銑削中的切削楔入角最小,切削當然輕快。在車削與鏜削中,7度和11度后角是最常見的刀片刀片為螺釘夾持的最多,在20mm以下的孔鏜削中,即便不存在振動問題,也通常選擇11度后角的刀片。
切深一定時,使用小的刀尖圓弧半徑
細長桿的銑刀,圓刀片銑刀最有利于消振
銑刀與鏜刀相反,主偏角越接近90°徑向切削力越大,刀桿振動越大。
細長桿立銑刀銑削深型腔時,采用插銑。
插銑就是刀具象鉆頭一樣軸向進刀當銑削深的型腔時,通常長桿的懸伸倍的刀桿直徑,我們推薦使用軸向進刀的插銑方法。
薄壁工件的銑削用90度主偏角的刀具
薄壁工件銑削發(fā)生振動的原因完全來自于工件,這種工件一般是箱式或者碗式零件
改善工件夾持。如:增加合適的輔助支撐點,在夾具和機床工作臺面之間加裝一層木板,用粗大的橡皮條或者彈簧勒在殼體的外面等等。
在銑削薄腹板時,推薦使用90度面銑刀以減小對腹板的軸向切削力。90的主偏角銑刀比如CoroMi1390刀體,配以輕快的切削刃口刀片和正前角槽型的刀片,切削力最為輕快。
銑削力的方向與工件的夾持力方向一致
合理安排走刀的工藝路線對于銑削加工非常重要。無論是順銑還是逆銑只要銑削力的方向與工件的夾持方向一致就有利于消板類零件的振動
提高刀桿的靜態(tài)剛性
最為簡單明了的做法是加大刀桿的直徑,將外伸刀桿的懸伸做到最短
改善刀桿的夾持方法
提高刀具的動態(tài)剛性